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出了一种行波提取型同轴渡越时间振荡器,器件的提取腔采用了类膜片加载的扩展互作用腔结构,具有束波作用效率高,电子束空间电势能低等优点。提取腔的电场结构为3π/2模,与传统的类π模结构相比,提高了微波群速度,有利于微波能量的提取。通过引入前置反射腔,提高了调制腔的品质因数,显著降低了起振时间。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所设计的器件进行了模拟和优化,在二极管电压530kV,二极管电流12.8kA,外加导引磁场0.7T 的条件下,得到了2.41GW 的输出功率,微波频率7.76GHz,束波功率转换效率达到35.5%。
推荐文章
径向渡越时间振荡器的数值模拟
渡越时间效应
径向渡越时间振荡器
高功率微波源
PIC方法
Ku波段同轴渡越辐射振荡器的数值模拟
Ku波段
同轴渡越辐射振荡器
粒子模拟
高功率微波
径向三腔渡越时间振荡器数值模拟
高功率微波
渡越辐射
渡越时间振荡器
径向谐振腔
高频磁场
C波段三腔渡越时间振荡器的数值模拟
渡越时间效应
振荡器
高功率微波源
PIC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行波提取型同轴渡越时间振荡器模拟
来源期刊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行波提取结构 类膜片加载 渡越时间振荡器 提取腔 粒子模拟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0-125
页数 6页 分类号 TN752.5
字数 412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建德 国防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27 107 6.0 8.0
2 贺军涛 国防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5 11 2.0 3.0
3 令钧溥 国防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3 4 1.0 2.0
4 曹亦兵 国防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1 3 1.0 1.0
5 白现臣 国防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行波提取结构
类膜片加载
渡越时间振荡器
提取腔
粒子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1-2486
43-1067/T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德雅路109号
42-98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9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18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