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黄河源地区优云湖相地层剖面的研究,综合分析了剖面的粒度、碳酸盐含量、磁化率、TOC、N和C/N比值环境代用指标,获得了这一地区中更新世中晚期古湖泊环境变化记录.结果显示该古湖泊465 ~219 kaB.P.期间可能经历了深湖-滨浅湖-深湖-浅湖-深湖5个湖泊演化过程.465 ~ 435.2 kaB.P.期间,降水量较多,入湖径流多,气候比较冷湿,为深湖环境;435.2~ 367.3 kaB.P.期间,入湖径流减少,湖水水动力减弱,环境温度较低,湖泊营养状态较差,有机物主要是陆源物质,为浅湖环境;367.3 ~284.6 kaB.P.期间,环境温度逐渐增高,湖泊的营养状态好转,湖泊水体体积逐渐增大,为深湖环境;284.6~228.2 kaB.P.期间湖泊为浅水环境,但环境温度低,湖泊的营养状态差,湖泊水体体积逐渐增加,后期向深湖转变;228.2 ~219.0 kaB.P.期间,环境温度低,湖泊的营养状态差,湖泊水体体积逐渐增加,为深湖环境.优云地区中更新世中晚期的环境代用指标在约370 kaB.P.和约250 kaB.P.发生突变,这两次突变分别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MIS11向MIS10转变时期和MIS8向MIS7转变时期相对应,反映该区及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气候环境演变特征具有全球变化特征.
推荐文章
黄河源地区晚更新世湖泛事件及其意义
青藏高原
黄河源地区
湖相地层
古环境
环境代用指标
河源地区气温变化特征及其与ENSO的关系
河源
Mann-Kendall检验
ENSO事件
气温变化
黄河源区水环境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地质效应
黄河源区
水环境
生态环境地质效应
黄河源区两湖生态环境遥感分析
遥感分析
三角洲
扎陵湖
鄂陵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河源地区优云湖相地层环境代用指标反映的古环境变化
来源期刊 现代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黄河源 湖相地层 环境代用指标 古环境变化 青藏高原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构造与地层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9-277
页数 9页 分类号 P534.63
字数 841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艳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4 96 6.0 9.0
2 朱大岗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84 1697 23.0 36.0
3 孟宪刚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76 1035 17.0 26.0
4 韩建恩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48 461 14.0 17.0
5 余佳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48 468 14.0 17.0
6 钱程 10 66 6.0 8.0
7 贺承广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8 72 5.0 8.0
8 邵兆冈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7)
共引文献  (390)
参考文献  (3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7)
二级引证文献  (3)
193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8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1992(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3(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1994(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1995(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1996(3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9)
1997(3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5)
1998(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9(2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0(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2(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3(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4(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河源
湖相地层
环境代用指标
古环境变化
青藏高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地质
双月刊
1000-8527
11-2035/P
大16开
北京市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
18-119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6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71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