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比较腹腔镜下单孔法及双孔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探讨腹腔镜下单孔法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优势.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1 1年3月收治的8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分别采用腹腔镜下双孔法及单孔法缝扎腹股沟斜疝单侧疝囊内环治疗,每组各收治40例,年龄在6个月到5岁范围.结果 在缝合正常大小内环口的病例中,腹腔镜下单孔法缝扎单侧内环口操作时间平均为11.8 min(手术用时范围10~13min),双孔法操作平均时间为12.3 min(手术用时范围11~14 min);而在缝合较大内环口的用时时间上,单孔法手术用时明显较双孔法手术时间短(11.3 min,14.23 min).术后随访平均6个月(3个月~1年),手术患儿均无腹股沟斜疝复发.结论 相比较腹腔镜下双孔法高位结扎腹股沟疝疝囊,采用腹腔镜下单孔法高位缝扎腹股沟斜疝疝囊,不仅具有美观、创伤小的优势,同时操作时间较短,更适合治疗较大内环口的腹股沟斜疝.
推荐文章
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3800例
微创外科
腹腔镜
腹股沟斜疝
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护理
腹股沟斜疝
腹腔镜
小儿
单部位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体会
单一部位腹腔镜
腹股沟斜疝
小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腹腔镜下单孔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优势探讨
来源期刊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腹腔镜单孔法 腹股沟斜疝 儿童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5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57.8
字数 23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13.01.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邓小耿 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小儿外科 5 23 3.0 4.0
2 周嘉嘉 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小儿外科 3 15 2.0 3.0
3 张杰 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小儿外科 5 32 4.0 5.0
4 伍耀豪 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小儿外科 4 15 2.0 3.0
5 曾乐祥 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小儿外科 3 15 2.0 3.0
6 丘荣林 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小儿外科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1)
二级引证文献  (4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腹腔镜单孔法
腹股沟斜疝
儿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双月刊
1009-976X
44-1510/R
大16开
广州市沿江西路107号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3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94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