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繁殖生态学的角度对红毛草Rhynchelytrum repens (Willd.)C.E.Hubbard 的繁殖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盆栽试验与发芽试验,分别研究了4种不同种植密度下红毛草的资源分配情况和4年内红毛草的种子寿命与萌发情况。结果显示:①盆栽试验中,低密度种植红毛草的单株总生物量、茎叶生物量、根生物量与根冠比高于高密度种植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花的生物量在相对低密度下低于高密度的量,差异显著(p<0.05);②高密度种植红毛草的 RE (Reproductive effort)值大于低密度种植的 RE 值,而且差异显著(p<0.05),显示红毛草在生长胁迫下分配更多的资源到繁殖器官中;③发芽试验中,红毛草种子在高温胁迫下(45℃)发芽率显著下降(p<0.05),但仍维持在一定的水平(30.2%),显示了红毛草对高温的适应能力;④红毛草种子的发芽率在贮藏两年后开始显著下降(p<0.05),但在贮藏的第四年仍维持在一定的水平(11.1%),说明红毛草有较长的种子寿命;⑤红毛草种子发芽迅速,在发芽的第1天就开始萌动,发芽的高峰期出现在发芽的第2-3天。以上繁殖特性均与红毛草能够成为先锋植物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