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延经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围绝经期症状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延经丸(生地黄、熟地黄、菟丝子、紫河车、阿胶、枸杞子、白术、山药、巴戟天、鹿角胶),每次10 g,每日2次,温开水或米汤服下.对照组给予替勃龙1.25 mg/d,1次/d.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1例,显效27例,有效11例,无效11例,有效率占81.7%;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9例,有效24例,无效9例,有效率占85.0%.两组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KuppeRmen评分研究,治疗后治疗组烘热汗出、精神抑郁、睡眠、急躁易怒评分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经丸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确切.
推荐文章
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125例临床分析
围绝经期综合征
临床表现
心理
防治
中西药联合治疗高脂血症性围绝经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综合征
中医治疗
高脂血症
激素替代
黄豆苷元胶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观察
黄豆苷元胶囊
围绝经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和实验研究进展
围绝经期
激素替代疗法
中药治疗
干细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延经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60例
来源期刊 中医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延经丸/治疗应用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药疗法 激素替代/临床观察
年,卷(期) 2013,(9)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71.11+6
字数 201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910.2013.09.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牟慧琴 30 190 7.0 13.0
2 赵粉琴 52 129 6.0 9.0
3 谢知慧 25 86 5.0 7.0
4 曹胜 6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延经丸/治疗应用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药疗法
激素替代/临床观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研究
月刊
1001-6910
41-1124/R
大16开
郑州市城北路7号
36-130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7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5044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