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我国在行为主体、法益评价、刑罚配置等方面对帮助毁灭、伪造证据刑事责任作了立法切分.司法工作人员犯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从重处罚,不应以利用职务便利为必要条件.司法工作人员实施帮助毁灭、伪造证据行为构成徇私枉法罪,不应以利用具体职务便利为限.司法工作人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一般人员共同实施帮助毁灭、伪造证据行为的,可以根据罪刑相适应原则和共同犯罪原理,分为5种情形区别处理.未来立法在凸显对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司法工作人员从严处罚之刑事政策基础上,应当弱化一般人员与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司法工作人员实施帮助毁灭、伪造证据行为的责任差异.
推荐文章
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之刑事责任适用标准
相对刑事责任年龄
适用标准
犯罪行为
论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之刑事责任标准
相对刑事责任年龄
适用标准
刑事责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刑事责任的司法界分与立法完善
来源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帮助毁灭 伪造证据 刑事责任 司法界分
年,卷(期) 2013,(12) 所属期刊栏目 法 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76
页数 5页 分类号 D914
字数 61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425(s).2013.12.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贺洪波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7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4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帮助毁灭
伪造证据
刑事责任
司法界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月刊
1674-8425
50-1205/T
重庆杨家坪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65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115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