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压力疗法对烧伤患者增生性瘢痕(HS)中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方法 笔者单位2010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20例患者,深Ⅱ~Ⅲ度烧伤创面愈合后2周(HS形成初期)开始,每天穿戴由笔者单位康复医师量身定做的压力衣20 h以上,将其设为压力治疗组.另将笔者单位同期收治的深Ⅱ~Ⅲ度烧伤后HS形成3、6、12、24个月未接受任何治疗的患者各5例,设为对照组.取压力治疗组治疗后3、6、12、24个月瘢痕切除植皮术中切除弃用的四肢、面部等处HS组织(每个时相点5例患者),取对照组患者人院后2~3d瘢痕切除植皮术中切除弃用的四肢、面部等处HS组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前述40例患者中5例患者,取其术中弃用的腹部及大腿正常皮肤组织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HS及正常皮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P57kip2和细胞周期蛋白E的mRNA表达.对数据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LSD检验. 结果 (1)在正常皮肤组织中,仅可于表皮基底层及棘细胞层见PCNA阳性细胞;压力治疗组和对照组可于HS表皮基底层、棘细胞层、颗粒细胞层中下部及真皮中见到PCNA阳性细胞.压力治疗组治疗后3、6、12个月HS中PCNA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40.4±2.9)%、(28.2±6.2)%、(9.9±0.7)%,明显低于对照组形成3、6、12个月HS中的(48.3±4.7)%、(36.2±3.2)%、(11.4±0.9)%(t值分别为3.186、2.559、2.880,P值均小于0.05).(2)在正常皮肤组织中,仅可于表皮基底细胞层见凋亡细胞;压力治疗组及对照组HS表皮各层均可见凋亡细胞.压力治疗组治疗后6、12、24个月HS中凋亡指数分别为(20.4±1.2)%、(26.1±0.4)%、(26.6±1.0)%,明显高于对照组形成6、12、24个月HS的(16.2±1.5)%、(23.1 ±2.0)%、(24.8±1.1)%(t值分别为-4.904、-3.366、-2.606,P<0.05或P<0.01).(3)压力治疗组治疗后3、6、12个月HS中P57kip2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3.87±0.20、8.60 ±0.78、10.00±0.57,明显高于对照组形成3、6、12个月HS的3.34±0.15、6.36±0.29、9.34±0.12(t值分别为-4.880、-6.014、-2.375,P<0.05或P<0.01).正常皮肤组织P57kip2mRNA表达量与压力治疗组治疗后12、24个月及对照组形成12、24个月HS中P57kip2mRNA表达量相近(P值均大于0.05). (4)压力治疗组治疗后3、6、12个月HS中细胞周期蛋白E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19.30±0.18、12.77±0.30、9.21±0.18,明显低于对照组形成3、6、12个月HS的19.79±0.34、15.41±0.26、9.47±0.17(t值分别为3.186、2.559、2.880,P<0.05或P<0.01).正常皮肤组织细胞周期蛋白EmRNA表达量与压力治疗组治疗后12、24个月及对照组形成12、24个月HS中细胞周期蛋白EmRNA表达量相近(P值均大于0.05). 结论 压力疗法能通过有效抑制HS中细胞增殖同时促进其凋亡,从而加速HS的演变进程,起到抑制瘢痕增生的目的.
推荐文章
深度烧伤患者弹力绷带压力治疗对增生性瘢痕恢复情况的影响
深度烧伤
弹力绷带
压力治疗
增生性瘢痕
厚度
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物理与压力疗法治疗现状
增生性瘢痕
烧伤
物理疗法
压力疗法
综述
压力疗法联合物理因子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
增生性瘢痕
压力疗法
超声波
中频电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压力疗法对烧伤患者增生性瘢痕中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华烧伤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烧伤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增生性瘢痕 压力疗法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烧伤康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9-515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49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3.06.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付晋凤 云南省烧伤研究所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科 5 42 4.0 5.0
2 谭加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百安分院烧伤科 5 34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0)
共引文献  (10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116)
二级引证文献  (5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4(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20(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烧伤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增生性瘢痕
压力疗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烧伤杂志
月刊
1009-2587
50-1120/R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
78-131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9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80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