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实现太阳光向激光的转化,设计并搭建了采用两级汇聚系统的实验系统。用菲涅耳透镜作为第1级汇聚系统,以漫反射锥型腔作为第2级汇聚系统,采用Nd∶YAG作为工作物质。在太阳光的入射功率密度大约为950W/m 2时,实验最高可得到13.3W的功率输出。用LASCAD软件对谐振腔进行模拟,得到了晶体棒工作时的温度分布和折射率分布;通过改变参量,对系统进行优化,得到了输出功率随腔长和输出镜反射率的变化规律,找到了最佳腔长为142mm,最佳输出镜反射率为91%。结果表明,通过调整腔长和输出镜反射率的大小,找到最佳值,可有效地提高太阳光直接抽运激光器的输出功率。
推荐文章
532 nm激光脉冲抽运的钛蓝宝石增益开关激光器
Ti:Al2O3
增益开关
调Q激光器
腔结构
激光脉冲
LD抽运Nd:YAG复合腔双波长激光器
双波长激光
Nd:YAG激光器
复合腔结构
热透镜效应
2μm人眼安全波段太阳光抽运激光器的理论研究
人眼安全,太阳光抽运激光器,阈值抽运功率密度,
Tm:YAG/Tm:YAP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太阳光直接抽运激光器系统及计算机模拟优化
来源期刊 激光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激光器 系统优化 LASCAD软件 太阳光抽运激光器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7-44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N248.1
字数 15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10/jgjs.issn.1001-3806.2013.04.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长明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 92 840 17.0 24.0
2 郝嘉胤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 3 0 0.0 0.0
3 徐鹏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 10 128 3.0 10.0
4 何滔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 5 5 2.0 2.0
5 王华昕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 3 0 0.0 0.0
6 孙耀东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激光器
系统优化
LASCAD软件
太阳光抽运激光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激光技术
双月刊
1001-3806
51-1125/TN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238信箱
62-74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90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59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