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双丝焊中焊接稳定性差的问题,搭建了双丝脉冲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电弧焊(MAG 焊)焊接系统,利用 LabVIEW 信号采集系统和高速摄像系统采集焊接过程中焊接电流和电弧电压波形,并同步拍摄电弧形态和熔滴过渡过程.选取后丝一个周期内电流峰值为表征参量对其进行方差分析,研究前后丝沿焊接方向间距对焊接过程稳定性的影响;利用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方法对电信号进行功率谱分析,研究后丝预设峰值电压对焊接过程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双丝间距对稳定性的影响主要是由于两电弧间电磁力的作用,间距控制在12,mm 以内或30,mm 以外时,焊接过程稳定性较好,在20,mm 左右易发生断弧;后丝电源峰值电压预设为32.5,V 时焊接过程稳定性较好,偏小易发生短路,偏大有断弧现象发生.
推荐文章
脉冲MAG焊弧长稳定性模糊控制的研究
脉冲MAG焊
弧长稳定性
模糊控制
机器人四丝共熔池脉冲MAG焊
四丝脉冲MAG焊
熔滴过渡
高速摄影
相位关系
双丝脉冲MIG/MAG焊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双丝脉冲MIG/MAG焊
现状
展望
利用Lab-VIEW信号采集辅助监测MAG复合焊的焊接稳定性
激光-MAG复合焊接
焊接保护气体
焊接稳定性
熔滴过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丝脉冲MAG焊的焊接稳定性
来源期刊 天津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双丝焊 脉冲焊 焊接稳定性 电信号 高速摄像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8-452
页数 分类号 TG444
字数 22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84/tdxb201305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桓 天津大学天津市现代连接技术重点试验室 148 1629 23.0 30.0
2 杨立军 天津大学天津市现代连接技术重点试验室 94 996 18.0 26.0
3 高莹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市高速切削与精密加工重点实验室 26 164 7.0 11.0
4 丁雪萍 天津大学天津市现代连接技术重点试验室 4 42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丝焊
脉冲焊
焊接稳定性
电信号
高速摄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大学学报
月刊
0493-2137
12-1127/N
天津大学青年公寓B座414室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71
总下载数(次)
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