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1962-2011年逐月气象资料,假定温度升高1~3℃,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和单作物系数法分析计算淮河区多年平均ET0和冬小麦、夏玉米、水稻作物需水量,探讨淮河区多年平均ET0和作物需水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多年平均ET0的区域差异缩小;温度升高3℃时,区域内多年平均ET0大幅度增加,远高于温度升高1~2℃时;温度升高2~3℃时,作物需水量较为敏感区域主要集中在信阳、蚌埠、徐州一带,而山东半岛沿海诸河、沂沭泗河、淮河下游(洪泽湖出口以下)二级区大部分区域对温度响应不明显;夏玉米与冬小麦作物需水量变化特征较为相似;当温度增加3℃时水稻需水增量远大于冬小麦与夏玉米.
推荐文章
气候变化对南京主要作物需水量的影响
气候变化
作物需水量
节水灌溉
水稻生产
南京
气候变化下东北农作区大豆需水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气候变化
东北农作区
大豆
有效降雨量
需水量
缺水量
气候变化对灌区农业需水量的影响研究
气候因素
农田灌溉需水量
敏感性分析
宝鸡峡灌区
关中地区气候变化对主要作物需水量影响的研究
关中地区
作物需水量(ETc)
气象因子
冬小麦
夏玉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气候变化下淮河区主要作物需水量变化特征
来源期刊 灌溉排水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多年平均 作物需水量 淮河区 变化特征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4-117
页数 分类号 S16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631/j.issn.1672-3317.2013.05.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宇平 105 496 12.0 17.0
2 王富强 70 406 11.0 17.0
3 王朋 5 27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09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84)
二级引证文献  (4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1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气候变化
多年平均
作物需水量
淮河区
变化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灌溉排水学报
月刊
1672-3317
41-1337/S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宏力大道东380号
36-69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51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