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足月孕妇孕期适宜体质量增加范围及其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0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和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健康足月单胎孕妇16460例,将孕妇的年龄、身高、孕前体质指数(BMI)、历次产检体质量、分娩孕周与方式、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等指标录入统一的病例回顾调查数据库,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孕前BMI< 18.5 kg/m2定义为孕前低体质量组,孕前BMI为18.5 ~ <24.0 kg/m2定义为孕前正常体质量组;孕前BMI≥24 kg/m2为孕前超重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 2500 g为低出生体质量儿,2500~<4000 g为正常出生体质量儿,其中2900 ~3499 g为最适宜出生体质量儿,≥4000 g为巨大儿.结果 (1)3组孕妇孕期体质量增加范围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16460例孕妇孕期平均体质量增加范围(17.1 ±4.9)kg,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为(3406±400)g,其中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为0.92%(152/16460),巨大儿发生率为7.55%(1242/16460).孕前低体质量组(3089例)、正常体质量组(11478例)、超重组(1893例)孕妇的孕期体质量增加范围[分别为(17.4±4.6)、(17.3±4.8)、(15.6±5.3)kg]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均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276、0.256和0.170,P均<0.01).3组孕妇孕期体质量增加范围、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巨大儿发生率3组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百分位法分析3组孕妇孕期适宜的体质量增加范围:3组出生适宜体质量新生儿共8449例,孕前低体质量组、正常体质量组及超重组孕妇孕期体质量增加范围分别为14.0 ~19.5 kg、13.5 ~19.5 kg及11.0 ~18.0kg,平均增加16.0kg最为适宜.(3)孕期体质量增加不同孕妇的妊娠结局:以结果(2)中推荐的孕期适宜体质量增加范围为标准,将16460例孕妇分为孕期体质量增加过少、增加适宜和增加过多3个类别,与体质量增加适宜孕妇比较,体质量增加过少孕妇分娩低出生体质量儿的风险增加(OR值为1.589,95% CI为1.085 ~2.326),分娩巨大儿的风险降低(OR值为0.500,95% CI为0.401 ~0.624);而体质量增加过多并不能降低出生体质量儿的风险(OR值为1.168,95%CI为0.774 ~1.764),同时,分娩巨大儿的风险却会增加1倍(OR值为2.031,95%CI为1.789 ~2.306).(4)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孕妇孕期最佳体质量增加值的分析:将孕妇孕期体质量增加值作为预测新生儿出生体质量<2900 g或≥3500 g的指标,结果发现,对于孕前低体质量组孕妇最佳孕期增加范围是16.3 ~16.7 kg,正常体质量组是15.6 ~17.8kg,超重组是14.6 ~15.1 kg.平均最佳孕期增加范围是15.6 ~16.7 kg.孕期体质量增加16.0 kg比较合适,与百分位法结论一致.结论 孕妇孕期体质量增加值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密切相关,建议孕妇孕期体质量增加控制在16.0 kg左右比较合适.
推荐文章
孕妇身体质量指数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
身体质量指数
孕妇
出生体重
新生儿
血糖
孕期妇女体质量管理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
孕期
体质量
出生体重
低出生体重
巨大儿
孕前体质量指数与孕期体质量增加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
孕前体质指数
体质量增加
妊娠结局
新生儿
孕前BMI和GDM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关系
体重指数
妊娠期糖尿病
出生体质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孕妇孕期适宜体质量增加范围的探讨及其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关系
来源期刊 中华妇产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妊娠 体重增长 婴儿,新生 出生体重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1-325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41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529-567x.2013.05.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米杰 首都儿科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室 129 2143 24.0 40.0
2 王文鹏 首都儿科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室 7 90 4.0 7.0
3 武明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群体保健信息科 46 497 14.0 20.0
4 赵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院办公室 51 401 12.0 18.0
5 陈芳芳 首都儿科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室 20 400 10.0 20.0
6 滕越 11 145 5.0 11.0
7 张娣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群体保健信息科 15 154 6.0 12.0
8 张雪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群体保健信息科 32 227 8.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3)
共引文献  (2171)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3)
同被引文献  (187)
二级引证文献  (280)
194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0)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38)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7(5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52)
2018(69)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60)
2019(7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71)
2020(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妊娠
体重增长
婴儿,新生
出生体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妇产科杂志
月刊
0529-567X
11-2141/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2-63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19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1180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