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工人震动觉阈值特点及在振动性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58名长期接触手传振动作业工人和50名无接触职业性危害因素的健康成人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震动觉阈值(VPT)测试、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查分析.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双侧2指、3指、5指VPT升高(P<0.01);同侧各手指之间比较,观察组左手各指间VPT有差别(P<0.01),且比右手VPT升高(P<0.05),并随着年龄、接振工龄的增加而升高(P<0.01或P<0.05);对照组各手指之间无差别.(2)与无症状相比,有症状组第2指、3指、5指VPT升高(P<0.05或P<0.01);(3)观察组2指VPT与正中神经感觉电位波幅、SCV呈负相关,5指VPT与尺神经感觉电位波幅呈负相关(P <0.05或P<0.01).(4)当以VPT测试值≥10为阳性标准时,VPT检查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比较理想.VPT总异常率(50.0%)高于NCV异常率(11.4%,P<0.01).结论 长期职业性接触手传振动,可使作业工人VPT增高,该指标较常规NCV检测有更高的诊断敏感性,可为振动性神经损伤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是常规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的重要补充.
推荐文章
手臂系统手传振动的研究现状
手传振动
手臂振动病
手臂系统
响应特性
减振手套
2例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病例报道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职业性手传振动作业工人震动觉阈值测试
来源期刊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震动觉阈值 神经传导速度 振动性神经损伤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4-17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135.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晓阳 48 286 10.0 13.0
2 黄丽蓉 52 295 10.0 12.0
3 杨丽文 33 201 9.0 11.0
4 张丽华 10 42 4.0 6.0
5 黄明 13 29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1)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震动觉阈值
神经传导速度
振动性神经损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双月刊
1002-221X
21-1267/R
大16开
沈阳市铁西区南十一西路18号
8-215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90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03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