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熔融挤出—热拉伸—牵引拉伸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PE-HD)/聚酰胺6(PA6)原位成纤增强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分散相PA6含量对其在基体中的形态及分布的影响;讨论了2种加工方式下分散相PA6含量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和冲击韧性的影响以及加工方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原位成纤增强复合材料中存在直径为2~10 μm的纤维,当PE-HD/PA6质量比为85/15时,微纤直径约为3 μm,此时,与普通共混复合材料相比,原位成纤增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了6.9%,拉伸模量提高了14.8%,冲击强度提高了10.0%.
推荐文章
骨架增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
骨架
复合材料
增强体体积分数
原位合成(Ti,V)C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
原位合成
Fe-(Ti,V)C复合材料
微观结构
干滑动磨损
长玻纤增强复合材料注塑成型构件强度分析
长玻纤
注塑构件
均质化
各向异性
纤维取向分布
结构改进
原位合成TiC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研究
原位合成
铁基复合材料
微观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原位微纤增强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来源期刊 中国塑料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聚酰胺6 微纤 原位增强 拉伸性能
年,卷(期) 2013,(9)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与性能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4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323.6
字数 290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筑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82 452 11.0 16.0
3 秦舒浩 104 474 10.0 13.0
4 韦良强 26 80 5.0 7.0
7 黄安荣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6 17 3.0 3.0
8 朱永军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5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密度聚乙烯
聚酰胺6
微纤
原位增强
拉伸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塑料
月刊
1001-9278
11-1846/TQ
16开
北京海淀区阜成路11号
82-371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74
总下载数(次)
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