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总结分析儿童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压、房角和角膜内皮的变化,探讨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1例(30只眼)患者中,钝挫伤晶状体脱位2例,马-凡综合征晶状体脱位8例,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4例,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7例.均无后囊支撑,无法行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而应用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角膜内皮计数、房角改变等.结果 随访3~12月(平均6个月),术后视力0.1~1.0,均较术前明显提高;眼压正常11 ~20 mm Hg,无继发性青光眼;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超声生物显微镜房角检查观察房角无明显改变.结论 本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在不能常规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特殊情况下选择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尤其是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无显著衰竭,对房角和玻璃体无干扰,是其最大优点.
推荐文章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房角及眼压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白内障
超声生物显微镜
人工晶状体
房角
前房角开放距离
眼压
小梁虹膜夹角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房角结构的影响
超声生物显微镜
前房角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人工晶体
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的临床研究
Artisan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
无晶状体眼
Marfan综合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儿童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压、房角和角膜内皮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临床眼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 眼压 房角 角膜内皮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7-139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7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8422.2013.01.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邵新香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11 19 3.0 4.0
2 朱邵品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2 1 1.0 1.0
3 范可顺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
眼压
房角
角膜内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眼科杂志
双月刊
1006-8422
34-1149/R
16开
安徽合肥市绩溪路218号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院内
26-110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7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66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