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玻璃离子和流体树脂用于楔状缺损的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5例中型楔状缺损患者(376颗患牙),楔状缺损深度大于1 mm且小于2 mm、仅出现牙本质过敏症状、无牙髓炎症状.将患者左右两侧同名牙采用自身对照法随机分为玻璃离子衬垫组(A组)和流体树脂衬垫组(B组),A组以玻璃离子和复合树脂充填;B组以流体树脂和复合树脂充填.采用Ryge和USPHS评价标准,比较术后1周、1个月、1年、3年的敏感发生率及充填体脱落率.结果:失访18例70牙,复查87例306牙,复查率为81.4%.A组楔状缺损充填修复后1周、1个月的术后敏感发生率分别为18.3 %(28/153)、9.2%(14/153),B组分别为35.9 %(55/153)、28.1%(43/1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修复后1年和3年2组术后敏感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牙术后1年、3年充填体脱落率分别为9.8 %(15/153)、11.8 %(18/153),B组分别为2.6%(4/153)、3.3 %(5/1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0.01);修复后1周、1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玻璃离子和流体树脂作为夹层技术中的衬垫材料修复楔状缺损,对于预防术后敏感和降低充填体脱落率均有理想的疗效.但是玻璃离子作为衬垫材料在预防术后敏感方面要优于流体树脂,而流体树脂作为衬垫材料在修复体固位力方面则优于玻璃离子.
推荐文章
流体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观察
楔状缺损
流体树脂
修复
三种玻璃离子修复楔状缺损疗效对比
玻璃离子
楔状缺损
传统型玻璃离子
树脂改型玻璃离子
Fuji Ⅱ加强型玻璃离子和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光固化复合树脂
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
楔状缺损
光固化复合树脂与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楔状缺损的疗效比较
光固化复合树脂
玻璃离子水门汀
楔状缺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玻璃离子和流体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的疗效比较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楔状缺损 玻璃离子 流体树脂 夹层技术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2-37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83
字数 266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守亮 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内科 32 148 6.0 10.0
2 徐培成 92 206 8.0 10.0
3 陆佳萍 3 16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07)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49)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楔状缺损
玻璃离子
流体树脂
夹层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医学
双月刊
1008-6358
31-1794/R
大16开
上海市医学院路136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
4-636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7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30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