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考察酚红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特性,及葛根素、维拉帕米对酚红肠吸收的影响,探讨酚红法不适用于研究葛根素肠吸收的机制.方法 采用在体单向肠灌流法,HPLC法测定灌流前后酚红的含量,研究分别加入葛根素和维拉帕米后,酚红在各肠段的吸收情况.结果 加入维拉帕米后,酚红的吸收有所增加,维拉帕米质量浓度为100μg·mL-1时,与对照组比较,各肠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加入葛根素后,酚红的吸收有所增加,尤其在结肠中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酚红在肠道有吸收,且为P-糖蛋白的底物;酚红法不适用于研究葛根素肠吸收机制的原因之一是葛根素能促进酚红在肠道的吸收.
推荐文章
酚红法和改良重量法分别研究葛根素的大鼠在体肠吸收机制
葛根素
在体单向肠灌流法
吸收机制
重量法
酚红法
葛根素药理作用机制探讨及临床应用
葛根素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葛根素治疗眼科疾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葛根素
眼病
药理机制
葛根素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探讨
葛根素
脑供血不足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酚红法不适用于研究葛根素肠吸收的机制探讨
来源期刊 广东药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酚红法 在体单向肠灌流法 葛根素 维拉帕米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药剂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9-48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69
字数 27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8783.2013.05.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龙晓英 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 77 833 18.0 25.0
2 黄嗣航 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 31 207 9.0 13.0
3 刘丹霞 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 4 14 3.0 3.0
4 蔡宝玲 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 5 32 2.0 5.0
5 丁锐发 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 2 4 1.0 2.0
6 李宏锋 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 1 4 1.0 1.0
7 朱文琼 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酚红法
在体单向肠灌流法
葛根素
维拉帕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6-8783
44-1733/R
大16开
广州市大学城外环东路280号
46-148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8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38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