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水泥对含铜废水应急快速处理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投加量、时间、pH等条件对去除铜的影响,从铜与水泥的结合形态探讨水泥抗酸冲击性,并开展了水泥应急处理含铜废水的方法学研究.结果表明铜浓度为100 mg/L,最佳投加量为0.8 g/L,此时出水铜浓度已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去除率达99.41%,其在3~5 min即可快速去除铜离子且在pH 4~5时无明显差别.水泥处理酸性重金属溶液后pH值升高,利于天然水体pH值的稳定.和氢氧化钠沉淀相比,水泥抗酸冲击性较强,这是由于处理后水泥和铜以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物结合态居多.因此,水泥高效、快速、抗酸冲击的处理特点及其廉价易得的优点使其在突发铜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推荐文章
论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
应急监测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处置能力
化学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
突发性污染事故
应急监测技术
应急预案
发挥环境应急监测在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中的作用及措施分析
环境应急监测
环境污染
应急设施
应急监测体系
苏联对"切尔诺贝利事故"应急处理的启示
苏联政府
切尔诺贝利事故
安全文化
应急处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泥在铜污染事故应急处理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环境科学与技术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水泥 铜污染 应急处理 抗酸冲击 铜形态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5-130
页数 6页 分类号 X70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6504.2013.01.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旭东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114 1972 26.0 41.0
2 谢翼飞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27 227 8.0 15.0
3 杨阳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148 1314 17.0 29.0
4 李红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19 419 9.0 19.0
5 毛志成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2 11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75)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泥
铜污染
应急处理
抗酸冲击
铜形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科学与技术
月刊
1003-6504
42-1245/X
大16开
武汉武昌珞珈山八一路338号
38-86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416
总下载数(次)
29
总被引数(次)
1057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