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引言1918年,徐志摩带着实业救国、科学救国的理想赴美留学,临行时他写下了为祖国争光的豪情文章。在美国留学期间,他通过阅读大量的政治、历史书籍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之后他对英国思想家罗素的思想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从而转学英国,在那里他被康桥的大自然美景唤起了诗兴。从而对诗歌文学开始进行研究。徐志摩认为感情和理性的合一才是生命的真正方式,他用艺术肯定自我,用艺术的方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回国后,他与郭沫若的诗歌产生共鸣,但是郭沫若的诗歌代表的是积
推荐文章
试论杜甫诗歌意象生成的特点及其审美价值
杜诗
意象
个性化
密集组合
新奇构造
沉郁顿挫
审美价值
苗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探究
苗族舞蹈
审美艺术
审美特征
特色铸造工艺品审美特征研究
铸造工艺品
审美特征
网络小说语言的审美特征探究
网络小说
篇章编排
生态美
自由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徐志摩诗歌的审美特征考略
来源期刊 芒种:下半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徐志摩 诗歌 审美特征 实业救国 赴美留学 科学救国 留学期间 工业文明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90
页数 2页 分类号 I207.2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时 19 2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徐志摩
诗歌
审美特征
实业救国
赴美留学
科学救国
留学期间
工业文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芒种:下半月
月刊
1003-9309
21-1040/I
沈阳市和平区北三经街66号
8-318
出版文献量(篇)
5768
总下载数(次)
6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