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研究了丹参种子不同采收部位和采收时间对种子数量和质量的影响,以及温水、高锰酸钾溶液、氯化钙溶液浸种等前处理方法对提高种子发芽率的作用.研究表明:主果穗的种子质量总体上好于侧果穗,果穗中下部的种子质量好于果穗上部,果穗上1/2~2/3果壳枯黄时进行采收才能收获的较多优质的种子.温水、高锰酸钾溶液和氯化钙溶液浸种处理对提高丹参种子发芽率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最佳处理时间略有不同.因此,为提高收获丹参种子的质量,应尽可能在果壳半数以上至三分之二果壳枯黄时采收主果穗种子,并对果穗上端的种子进行去除.为提高陈化种子发芽率以温水浸种24 h或0.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6h处理为宜.
推荐文章
丹参与白花丹参的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丹参
白花丹参
种子
采收部位
紫丹参种子生物学特性与萌发特性研究
紫丹参
种子
生物学特性
萌发特性
丹参种子种苗质量标准研究进展
丹参
种子
种苗
根段质量
质量标准
研究进展
水芹种子的吸水特性研究
水芹
种子
吸水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丹参种子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现代中药 学科
关键词 丹参 种子 采收 种子引发
年,卷(期) 2013,(8) 所属期刊栏目 中药农业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0-684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400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单成钢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 59 315 11.0 15.0
2 倪大鹏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 36 295 10.0 16.0
3 张教洪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 23 80 5.0 8.0
4 朱彦威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 21 117 6.0 10.0
5 王志芬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 86 609 14.0 21.0
6 张锋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 31 150 6.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62)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81)
二级引证文献  (7)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丹参
种子
采收
种子引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现代中药
月刊
1673-4890
11-5442/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5号依斯特大厦8层
82-302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0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69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