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辽宁化工       
摘要:
新寨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西部,本区东北部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之上,结合测井资料解释及岩心的观察,通过大量物性资料和测井资料的分析统计,最终认为鄂尔多斯盆地新寨地区长61油层的沉积类型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的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并且识别出了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河口砂坝微相、水下天然堤微相和分流间湾微相四种沉积微相类型,分析了各种沉积微相的特征及各种沉积微相在平面上的展布规律.研究表明,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是长61储层的主要沉积微相,也是最有利的储集砂体.
推荐文章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段深水重力流沉积类型
低密度浊流
砂质碎屑流
混合事件层
深水重力流
沉积类型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杨旗区长61油层组沉积微相特征及控油性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
杨旗区
沉积微相
三角洲
控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鄂尔多斯盆地新寨区块延长组长61沉积微相分析与研究
来源期刊 辽宁化工 学科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新寨地区 长61 油层 沉积相 辫状河三角洲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田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0-302,308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1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超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9 10 2.0 2.0
2 展宏图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3 2 1.0 1.0
3 庄红红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3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
共引文献  (47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鄂尔多斯盆地
新寨地区
长61
油层
沉积相
辫状河三角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辽宁化工
月刊
1004-0935
21-1200/TQ
大16开
197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56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