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补肾清肺法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热哮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热哮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口服清肺渗湿汤合六味地黄汤,对照组口服清肺渗湿汤.两组均每日1剂,连续服药9天后观察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肺通气功能检查[包括最大呼气峰流速(PEF)、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0/FVC)、用力呼气中期流量(MMEF75/25)]、嗜酸性粒细胞(EOS)绝对值计数、EOS复常率及用药后具体生效时间.结果 治疗组控显率86.67%、对照组75.5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EF、FEV1.0/FVC、MMEF75/25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EOS绝对值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EOS复常率为89.87%,高于对照组的77.92% (P<0.05).治疗组用药生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补肾清肺法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热哮证)较传统清宣肺气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
推荐文章
补肾清肺法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哮喘急性发作期
补肾清肺法
治疗效果
温肺化饮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30例临床观察
温肺化饮法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
中医药
通腑泻浊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疗效观察
通腑泻浊法
支气管哮喘
临床疗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补肾清肺法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90例临床观察
来源期刊 中医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哮喘 热哮证 补肾清肺法 清肺渗湿汤 六味地黄汤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0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2874)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20)
二级引证文献  (69)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7(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2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9(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哮喘
热哮证
补肾清肺法
清肺渗湿汤
六味地黄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杂志
半月刊
1001-1668
11-2166/R
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2-698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297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253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