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抗病毒治疗对慢乙肝患者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变化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共纳入基线资料齐同的血清HBV-DNA阳性的慢乙肝患者者80例,分成病例组(40例)、阳性对照组(20例)、阴性对照组(20例),病例组按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两个亚组,20例患者使用恩替卡韦(0.5mg,每日一次口服),20例患者使用拉米夫定(100mg,每日一次口服);阳性对照组使用普通干扰索(凯因益生500万IU/次,隔日一次皮下注射),阴性对照组口服水林佳保肝(140mg,每日三次口服),不使用抗病毒药物,观察期为48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12周、24周、48周采血,化验HBV-DNA、肝纤维化四项指标,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按a=0.05标准,P<0.05记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病例组在病毒学应答率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4.76,P=0.000);病例组在抗肝纤维化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AF=42.295,P=0.000;LNF=47.995,P=0.000;C-ⅣF=38.677,P=0.000;PC-ⅢF=18.89,P=0.000).结论:抗病毒治疗不仅可以抑制HBV复制,还能抑制肝纤维化进展,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血清HA、LN、CIV、PCⅢH水平的变化能帮助临床医师有效预测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