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在患者月经来潮后5d通过口服米非司酮12.5mg/次,每日1次,治疗组则在同一时间点使用米非司酮10.0mg/次,每日1次,同时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在治疗后3周比较患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结果,并统计发生的并发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雌二醇、促卵泡生成素和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发生痤疮、体重增加和关节酸痛的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生胃肠道不适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能有效减少长期大量使用米非司酮后的不良反应.
推荐文章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子宫内膜异位症
桂枝茯苓胶囊
米非司酮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
子宫内膜异位/中西医结合疗法
复方(中药)/治疗应用
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应用
米非司酮/治疗应用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观察
桂枝茯苓胶囊
米非司酮片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应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巩固治疗的临床观察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镜手术
桂枝茯苓胶囊
米非司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
来源期刊 陕西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结合疗法 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应用 米非司酮/治疗应用
年,卷(期) 2013,(7)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4-775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11.71
字数 188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立英 河北省邯郸县医院妇产科 2 26 2.0 2.0
2 王立平 1 2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5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264)
二级引证文献  (13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2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7(2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8(4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4)
2019(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20(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结合疗法
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应用
米非司酮/治疗应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陕西中医
月刊
1000-7369
61-1105/R
大16开
西安市西华门2号
52-2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163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209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