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紫荆树上发现1种紫荆新病害紫荆黄萎病,病叶症状有2种类型:一种为灰绿色于枯型,主要表现为叶片从边缘开始失水萎蔫,逐渐向叶片中心扩展,后期整个叶片皱缩卷曲、质地较脆,呈现灰绿色焦枯状;另一种为黄色萎蔫型,前期叶片从边缘开始变黄萎蔫,逐渐向内部扩展,病健交界处有明显界限,后期叶片皱缩,颜色呈现淡黄色到淡橘黄色.发病枝条的维管束呈浅橘红色或褐色,病叶不脱落.依据Koch's准则证明,分离物CC001是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对CC001菌株的rDNA ITS区段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并结合形态学特征鉴定为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寄主范围测定结果表明,该病菌还可以侵染马铃薯和棉花.该研究是国内关于紫荆黄萎病的首次报道.
推荐文章
平菇黄萎病病原菌的分离、初步鉴定及防治
平菇
黄萎病
病原菌
分离
鉴定
防治
新疆绿豆黄萎病病原菌鉴定
绿豆
黄萎病
病原鉴定
梨树腐烂病病原菌生长特性的研究
梨树腐烂病
病原菌
生长特性
葡萄黑痘病病原菌生长特性研究
葡萄黑痘病
葡萄痂囊腔菌
培养条件
生长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紫荆黄萎病病原菌研究
来源期刊 西北农业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紫荆 黄萎病 大丽轮枝菌 寄主范围
年,卷(期) 2013,(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76
页数 6页 分类号 S432.4+4
字数 477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06/j.issn.1004-1389.2013.11.01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紫荆
黄萎病
大丽轮枝菌
寄主范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北农业学报
月刊
1004-1389
61-1220/S
大16开
陕西杨陵邰城路3号大铁10号信箱
52-111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69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706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