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煤烟型污染防治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煤的化学属性决定了其在燃烧过程中会形成不同的硫、氮污染产物及烟尘和微量重金属的排放,而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程度不高又催生了煤烟型污染.煤烟型污染防治技术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来讲.包含燃用前处理、燃用中处理、煤转化和燃用后处理4类技术,实质上构成了洁净煤技术体系,是在煤炭开发利用的全产业链实现清洁化,目前在我国仍属于开发应用的初级阶段:而狭义仅是指燃用后处理技术,我国当前更需要优先考虑存量煤烟型污染源的防治,因此需加快推进燃用后处理技术的应用.污染防治必须变“被动应对”为“主动根治”,形成“深化防控,加大治理,防治结合,以治为主”的“主动型”防治总体思路.建议进一步完善以区域联防联控为重点的污染防治管理职能,加强国家环境污染防治战略与规划顶层设计,构建完备严格的法规体系,加快推进煤炭能源产业政策调整优化,建立健全多样化的金融财税扶持政策体系,推进环保技术创新与人才开发,重建已损害或退化的生态系统,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推荐文章
靖远矿区采暖期煤烟型污染现状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燃煤污染
污染源
排放浓度
防治措施
燃煤烟气汞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燃煤
烟气
碳基吸附剂
非碳基吸附剂
新型控制技术
燃煤烟气汞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燃煤烟气
脱除
吸附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及污染防治制度概况
土壤污染
污染防治
农业土壤
工矿业土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我国煤烟型污染防治策略研究
来源期刊 中外能源 学科
关键词 煤炭 煤烟型污染 防治技术 洁净煤技术 清洁高效利用 燃用后处理技术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能源战略与政策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玉卓 17 308 7.0 17.0
2 刘玮 2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18)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煤炭
煤烟型污染
防治技术
洁净煤技术
清洁高效利用
燃用后处理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能源
月刊
1673-579X
11-5438/TK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58号4层430房间 《中外能源》杂志社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4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97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