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鼻腔填塞和缝合两种处理方法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31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患者接受调查,男18例,女13例,平均年龄(31.6±11.2)岁.根据鼻腔处理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填塞组20例,缝合组11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进行疼痛评估.使用一条长约10 cm的游标尺,刻度面标有0~10的刻度,请患者标出自己疼痛的级别感受.分值越高,主观疼痛感觉越强烈.总共进行了9个方面的VAS评分.结果 缝合组在鼻部疼痛(t=2.152,P=0.040)、头痛(t=4.944,P<0.001)、疼痛所致流泪(t=4.944,P=0.002)、吞咽困难(t=3.359,P=0.003)、鼻闷胀感(t=3.359,P=0.023)、睡眠时的疼痛感(t=3.225,P=0.004)、生活舒适度(t=3.332,P=0.002)等7个方面的VAS平均得分低于填塞组,出血(t=-0.372,P=0.714)和通气(t=1.522,P=0.144)两个方面的VAS评分在两组间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总体VAS评分缝合组显著低于填塞组(P<0.001).结论 鼻中隔缝合可为患者提供更高的术后舒适度.
推荐文章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再次矫正术
鼻内窥镜
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再次矫正术
滴鼻灵在改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滴鼻灵
变应性鼻炎
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
围手术期
同期整复鼻畸形伴鼻中隔偏曲治疗方法探讨
鼻中隔偏曲
鼻畸形
外科手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不同处理方法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学科
关键词 疼痛测定 手术后并发症 鼻中隔 鼻中隔成形术 鼻腔填塞 缝合技术
年,卷(期) 2013,(10)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4-536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61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仕明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所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43 712 12.0 20.0
2 赵素萍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所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9 64 3.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12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5)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疼痛测定
手术后并发症
鼻中隔
鼻中隔成形术
鼻腔填塞
缝合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月刊
1672-7002
11-5175/R
大16开
北京市崇内后沟胡同17号
82-613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6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009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