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选取2006年12月24-27日(平流辐射雾)南京大雾的外场观测资料及NCEP的2.5°×2.5°NC再分析资料和GDAS全球1°×1°气象资料,结合天气形势、气象要素、物理量场,并利用轨迹分析方法,对这次浓雾的边界层特征及水汽输送进行分析,探讨这次浓雾形成和持续的主要边界层物理和天气学成因.分析表明:(1)这次浓雾过程期间始终存在深厚的逆温层结,甚至出现多层逆温.浓雾过程中,在中上空不同逆温层顶温度比地面温度高出2~5℃.逆温层厚多在200 m以上,26日08时逆温层厚达500 m.逆温层的存在,使大气层结更加稳定,在雾形成前期利于低层水汽聚集,雾形成后又抑制水汽的扩散,利于雾体的发展和维持,是这次浓雾能持续约64 h,强浓雾时段(能见度<50m)持续约37 h的重要因素.(2)这次平流雾过程低层水汽通量散度呈负值,上空持续出现水汽辐合,最强水汽辐合出现在25日02时左右,为-30×10-7g· s-1·cm-2·hPa-1.低层辐合利于水汽的聚集,雾得以形成和发展,而雾过程后期水汽辐散则加快雾的消亡.贯穿整个雾过程的水汽辐合是这次平流辐射雾长时间维持的重要条件.(3)这次平流辐射雾过程中水汽输送路径是自中国东部沿海抵达南京;雾期间,水汽又来自海上源源不断的输送,最大时南京上空水汽通量达到2 g·s-1·hPa-1·cm-1.水汽的供应和后期补充量,决定了浓雾的持续时间.
推荐文章
一次持续性大雾边界层结构特征及诊断分析
持续性大雾
边界层结构
热力特征
动力特征
阿荣旗一次持续性降雨天气过程分析
持续降雨
天气过程
成因分析
阿荣旗
一次强飑线边界层气象要素模拟分析
强飑线
WRF模式
边界层结构
方案对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南京一次持续性浓雾天气过程的边界层特征及水汽来源分析
来源期刊 气象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浓雾 大气边界层 水汽通量 HYSPLIT-4轨迹模式
年,卷(期) 2013,(10)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84-1292
页数 9页 分类号 P458
字数 65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19/j.issn.1000-0526.2013.10.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93 2127 29.0 43.0
2 张礼春 2 22 2.0 2.0
3 耿慧 1 2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9)
共引文献  (129)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177)
二级引证文献  (113)
19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7)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1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8(3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9(2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20(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浓雾
大气边界层
水汽通量
HYSPLIT-4轨迹模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气象
月刊
1000-0526
11-2282/P
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46号
2-495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05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772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