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化工学报       
摘要:
在新型换热器——矩形自支撑缩放管换热器的基础上,通过FLUENT软件利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研究在缩放段长度比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缩放节距及缩放肋高对换热器管程、壳程及整体综合传热性能的影响,并得出缩放管的优化尺寸.研究表明:对于换热器管程和壳程,缩放节距l越小,换热效果越好,阻力也越大,壳程在l=16.5 mm时综合传热性能达到最佳,而管程则在l=9 mm时综合传热性能最好;缩放肋高h越大,二者的换热效果越好,阻力也由于管子的粗糙程度增加而变大,此时综合传热性能管程在h=1.25 mm时最好,壳程则在h=0.5 mm时最好.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随缩放节距与缩放肋高的增加,管程和壳程通道内的回流区不断增加,在回流区的增加造成阻力增加的同时,也改善了速度场与温度场的协同性,从而使二者的传热性能增强.最后将管程和壳程作为一个串联的整体进行综合考虑,得到整个换热器的综合传热性能在l=15 mm,h=0.75 mm时达到最佳,综合因子η=1.136~1.155(壳侧Re=27900~41900).
推荐文章
旋流片支撑缩放管管束的复合强化传热
旋流片
缩放管
管束
强化传热
缩放管强化传热机理分析
数值模拟
对流传热系数
径向速度
湍流强度
波纹管换热器管束支撑结构
波纹管换热器
管束
支撑结构
壳程性能
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研究进展
管壳式换热器
传热强化
螺旋隔板
纳米流体
潜热型热流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矩形自支撑缩放管换热器强化传热的结构优化
来源期刊 化工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自支撑 缩放管 强化传热 场协同 结构优化
年,卷(期) 2013,(7) 所属期刊栏目 流体力学与传递现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76-2385
页数 10页 分类号 TQ051.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438-1157.2013.07.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邓先和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165 2177 26.0 36.0
2 焦凤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5 64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62)
二级引证文献  (62)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8(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2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自支撑
缩放管
强化传热
场协同
结构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学报
月刊
0438-1157
11-1946/TQ
大16开
192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7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