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家兔动脉粥样硬化髂总动脉结扎肢体缺血模型制作和描述缺血损伤、代偿及修复的病理特征.方法 24只雄性新西兰家兔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动脉粥样硬化造模42天,随机分入缺血组3、5、7和无缺血组,每组6只,缺血组结扎左侧髂总动脉作肢体缺血造模,术后分别在第3、5及7天检测计算缺血及对侧肢体股动脉血流量差值;测量计算缺血及对侧肢体趾端皮肤温度差值;检测缺血小腿横纹肌组织VEGF及CD34表达强度;观察缺血小腿横纹肌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缺血及对侧肢体股动脉血流量和趾端皮肤温度差值缺血组3均明显大于缺血组7(P<0.01),VEGF及CD34表达强度缺血组7和5均明显高于缺血组3(P<0.01,P<0.05),VEGF及CD34表达强度缺血组7高于缺血组5均不显著(P>0.05).无缺血组双侧肢体股动脉血流量和趾端皮肤温度差值差异不显著(P>0.1),VEGF及CD34未表达.小腿横纹肌组织在200和400倍光镜下见:缺血组3、5及7分别出现片状坏死、横纹肌萎缩、横纹肌间隙脂肪样变性伴有单核细胞浸润.无缺血组横纹肌组织观察未见异常.结论:动脉粥样硬化家兔髂总动脉结扎肢体缺血模型呈现出典型的第3天缺血损伤、第5天缺血代偿和第7天自我修复的病理过程.
推荐文章
颈动脉粥样硬化评分与缺血性卒中的诊断
脑缺血
卒中
颈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缺血性脑卒中
颈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社区队列研究
核转录因子κB在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
缺血性脑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
核转录因子κB
大鼠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探讨
颈动脉粥样硬化
缺血性脑血管病
彩色超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家兔动脉粥样硬化髂总动脉结扎肢体缺血模型制作及缺血性损伤、代偿和修复的病理特征
来源期刊 新疆中医药 学科
关键词 家兔 髂总动脉结扎 肢体缺血模型 病理特征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68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建勇 35 95 4.0 7.0
2 彭辉 19 44 4.0 5.0
3 陈辉 23 56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家兔
髂总动脉结扎
肢体缺血模型
病理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疆中医药
双月刊
1009-3931
65-1067/R
大16开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龙泉街191号
58-8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6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89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