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①目的 探讨缺血后适应(IPC)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经皮冠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保护作用.②方法 选择直接PCI的首次AMI患者110例,随机分为IPC组和常规PCI组,观察术中PCI后梗死相关动脉的校正TIMI帧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s,CTFC),监测术后1周内心肌酶学变化,术后即刻、1周、3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监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于组织多普勒成像下监测二尖瓣环部侧壁缘测量其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cm/s)、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cm/s)和收缩期峰值速度S(cm/s),并计算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运动峰值速度之比(Ea/Aa).③结果 IPC组的CTFC及CK-MB均低于常规PCI组(P<0.05);与术后即刻比较两组术后1周、3个月时,LVEF、Ea/Aa、S均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时IPC组与常规PCI组比较,LVEF无差别,而S和Ea/Aa较常规PCI组改善明显;术后3月时,LVEF、S和Ea/Aa均较常规组改善明显.④结论 缺血后适应在AMI患者冠脉介入治疗中能保护近期及远期再灌注心肌,同时对冠脉介入治疗解剖学成功率无影响.
推荐文章
远隔缺血后适应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
缺血后适应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再灌注损伤
远端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心肌保护作用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
远端缺血后适应
缺血预适应
心肌保护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再灌注心律失常
肌钙蛋白I
N末端B型钠尿肽原
心功能
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疗效的影响
缺血后适应
急性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治疗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后造影剂肾病的临床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冠脉介入治疗
造影剂肾病
不良事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缺血后适应在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中的保护作用
来源期刊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缺血后适应 介入治疗 CTFC 超声心动图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与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4-63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1
字数 277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8)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急性心肌梗死
缺血后适应
介入治疗
CTFC
超声心动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2095-2694
13-1421/R
大16开
中国唐山建设南路57号
18-329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08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39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