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摘要:
为提高长距离能源输送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联合输送模式.电力采用超导电缆输送,而液化天然气作为高温超导电缆的冷却工质,使得天然气输送和电力输送“同路”进行.初步设计了电缆与管路结构,建立了液化天然气输送模型,分析了影响能耗的相关因素.新型联合系统的效率与系统输送比成正比,与绝热结构的导热系数成反比.计算结果表明,联合输送系统的损耗率仅为传统输送系统的1/3,其能源输送效率高达96%.同时,由管道漏热引入的功耗占冷泵站总功耗的85.1%.与传统模式相比,新型输送模式的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然而,管道漏热是最主要的功耗因素,更优良的长距离低温管道绝热技术可以显著降低联合输送系统的功耗.
推荐文章
天然气管道输送混氢天然气的可行性
混氢天然气
家用燃料
管道输送
天然气管道
燃气互换性
德尔布指数法
韦弗指数法
相似换算
城镇天然气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
城镇天然气项目
投资
可行性研究
决策
深部地热和天然气水合物组合利用可行性研究
天然气水合物
地热
组合评价
综合利用
煤制天然气进入城市燃气领域可行性研究
煤制天然气
替代气源
燃气具
热工性能
燃气互换
适应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天然气与电力长距离联合高效输送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长距离输送 高效 液化天然气 高温超导
年,卷(期) 2013,(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
页数 7页 分类号 TE83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652/xjtuxb201309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厉彦忠 西安交通大学制冷及低温工程系 229 1988 23.0 32.0
2 王春燕 西安交通大学制冷及低温工程系 19 99 7.0 9.0
3 刘展 西安交通大学制冷及低温工程系 22 214 9.0 14.0
4 张杨 西安交通大学制冷及低温工程系 11 57 4.0 7.0
5 谭宏博 西安交通大学制冷及低温工程系 23 204 8.0 13.0
6 李广鹏 西安交通大学制冷及低温工程系 1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48)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57)
二级引证文献  (124)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8(2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9(5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9)
2020(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长距离输送
高效
液化天然气
高温超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月刊
0253-987X
61-1069/T
大16开
196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1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