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将可注射性纳米材料与兔成骨细胞复合构建可注射性组织工程骨,观察其体外实验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取16周龄、体质量约1.5 kg的新西兰大耳白兔双股骨大转子部和胫骨干骺端骨髓4~5 mL,将传至第三代的骨髓基质干细胞以成骨条件培养基定向诱导培养,获取成骨细胞.将成骨细胞与可注射性纳米材料体外复合培养,用噻唑蓝法测定细胞活性,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并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可注射纳米材料组的成骨细胞保持正常的分裂增殖速度.可注射纳米材料组ALP活性值为2.135±0.085,对照组为2.141±0.10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可见,成骨细胞在可注射性纳米材料上可良好地增殖、生长,细胞的活性未受到材料的影响.结论:可注射性纳米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作为可注射性骨组织工程载体材料.
推荐文章
纳米相陶瓷支架与人成骨细胞生物相容性的体外实验研究
骨组织工程
人成骨细胞
生物陶瓷材料
体外培养
生物相容性
脱细胞基质骨与成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相容性
成骨细胞
内皮细胞
生物相容性材料
兔血管内皮细胞和诱导成骨细胞在可注射纳米材料上的共培养
可注射卡拉胶/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
内皮细胞
成骨细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可注射性纳米材料与兔成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可注射性纳米材料 成骨细胞 组织工程 生物相容性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0-27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18.08
字数 362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庆玲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40 1048 13.0 32.0
2 洪洋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骨科 25 94 5.0 9.0
3 钱光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骨科 17 73 4.0 8.0
4 王明海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骨科 37 109 6.0 8.0
5 吴俊国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骨科 18 75 5.0 7.0
6 甘少磊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3 12 1.0 3.0
7 耿雷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骨科 4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可注射性纳米材料
成骨细胞
组织工程
生物相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医学
双月刊
1008-6358
31-1794/R
大16开
上海市医学院路136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
4-636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7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30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