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南方农业学报       
摘要:
[目的]研究红小豆高产栽培数学模型,为改进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五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红小豆产量(y)与播种期(x1)、种植密度(x2)、N(x3)、P2O5(x4)和K2O(x5)之间的数学模型,模拟寻优.[结果]采用4月下旬播种、密度11.66万~12.34万株/ha、纯N 43.92~50.37 kg/ha、P2O557.353~62.998kg/ha、K2O 28.335~31.665 kg/ha的综合栽培措施,可使红小豆获得高于1255.09 kg/ha的产量.[结论]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基于播期、种植密度及N、P、K施用量5个因子的红小豆高产栽培数学模型具有可行性.在重庆万州生态条件下,红小豆生产上还需增施P肥.
推荐文章
红小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红小豆
高产
栽培技术
三江平原红小豆高产高效配套技术
三江平原
红小豆
栽培技术
红小豆品种高产特征分析与评价
红小豆
新品种
农艺性状
产量
高产特征
红小豆的栽培与贮藏技术
红小豆
经济价值
栽培
贮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红小豆高产栽培数学模型研究
来源期刊 南方农业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红小豆 高产栽培 产量 数学模型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耕作栽培·生理生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5-759
页数 5页 分类号 S521.0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1191.2013.5.75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春英 6 55 3.0 6.0
2 孙学映 18 78 5.0 8.0
3 朱体超 14 65 5.0 8.0
4 陈光蓉 17 114 5.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5)
二级引证文献  (23)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小豆
高产栽培
产量
数学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方农业学报
月刊
2095-1191
45-1381/S
大16开
196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35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