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09年8月,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扎鲁特旗陶海营子重新测制了上二叠统陶海营子组剖面.自下而上共发现3层叶肢介(包括2层李氏叶肢介类Leaid化石),经鉴定为单脊型与双脊型的新种类.在中国,二叠纪的李氏叶肢介类(Leaid)化石前人仅在甘肃肃南县上二叠统肃南组发现过,计2属3种[1],其后一直未见报道.这类化石在大兴安岭地区的发现,填补了该时期中国东部李氏叶肢介类(Leaid)分布的空白,为该时期地层的区域对比和时代确定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具有重要的地层意义.同时,为进一步探讨它们的分布、迁徒、古生态、生物地理区系等增加了实际材料,具有古地理和古构造学上的理论意义.
推荐文章
内蒙古林西地区上二叠统林西组叶肢介化石的发现及意义
林西地区
官地剖面
上二叠统
林西组
叶肢介化石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陶海营子剖面林西组化石新发现
阿鲁科尔沁旗
林西组
晚二叠世晚期
新发现
内蒙古陶海营子地区上二叠统林西组泥岩热演化程度研究
林西组
有机质热演化程度
镜质体反射率
伊利石结晶度
内蒙古
土壤地球化学在内蒙古孟营子银多金属矿勘查中的作用及意义
银多金属矿
土壤地球化学
孟营子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李氏叶肢介(Leaid)在内蒙古上二叠统陶海营子组的发现及其意义
来源期刊 地质通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李氏叶肢介(Leaid) 内蒙古 上二叠统 陶海营子组
年,卷(期) 2013,(7)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67-976
页数 10页 分类号 P534.46|Q915.2
字数 1060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田树刚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33 439 14.0 20.0
2 牛绍武 25 254 9.0 15.0
3 张永生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67 863 16.0 28.0
4 辛后田 33 560 9.0 23.0
5 邢恩袁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16 70 5.0 8.0
6 王俊涛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8 87 4.0 8.0
7 曹杰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李氏叶肢介(Leaid)
内蒙古
上二叠统
陶海营子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通报
月刊
1671-2552
11-4648/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地质通报》编辑部
2-767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3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09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