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2006-2012年广东省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发病特点,提出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12年广东省报告的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①2006-2012年广东省报告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290例,其中手臂振动病261例(占90.0%)、中暑26例(占9.0%)、减压病2例(占0.7%)和高原病1例(占0.3%).②发病呈现快速增长,2010年病例数最多,病例人数为2007年的49倍.③患者多为男性,占99.7%.④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发病年龄中位数为38.0岁.⑤地区分布集中在东莞市和广州市,发病病例共占91.7%;其中职业性手臂振动病发病也集中在该2个地级市,合计占97.7%.⑥病例分布于47家企业,其中发生10例及以上病例的企业共5家(占10.6%),但合计发病病例数占发病病例总数的82.1%.⑦企业经济类型以港澳台经济类型为主,发病病例占75.2%;企业规模以中小型规模企业为主,发病病例占94.8%;行业分布以制造业多见,发病病例占92.1%.结论 广东省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发病快速增长,聚集性、群体性发病特点明显,是本省职业病防治的新问题,应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重点综合防治.
推荐文章
临沂市2006~2019年职业病发病状况分析
职业病
尘肺
化学中毒
广东省2006-2016年新报告职业性尘肺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新病例
职业性尘肺病
流行病学特征
防治建议
风险评估
发病年龄
接尘工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06-2012年广东省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发病特点分析和对策探讨
来源期刊 中国职业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物理因素 职业病 手臂振动病 发病特点 对策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实践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4-546
页数 分类号 R13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763/j.issn.2095-2619.2013.06.01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3)
共引文献  (145)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87)
二级引证文献  (17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5(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6(41)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17(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8(3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9(3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2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物理因素
职业病
手臂振动病
发病特点
对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职业医学
双月刊
2095-2619
44-1484/R
大16开
广州市新港西路海康街68号
46-103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7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89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