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实验室人工控制降水条件下,对黑龙江省黑土耕地土壤深施3种不同作物秸秆,研究其蓄水效果及土壤含水量随历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秸秆深施初期在各深度土层上大豆和玉米秸秆的蓄水效果显著(P<0.05).秸秆深施9个月在距离秸秆深施较近15和20 cm土层处玉米、水稻和大豆秸秆有显著效果.秸秆深施22个月仅玉米秸秆在20 cm土层处有效果.随着深施秸秆历经时间的延长各种秸秆蓄水效果整体呈下降趋势.在水平方向上,随着距秸秆深施处距离的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减小.
推荐文章
油菜秸秆还田应用效果
油菜
秸秆还田
应用
水稻秸秆还田时间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桔秆还田
多样性
土壤真菌
群落结构
基因丰度
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与土壤性状的影响
秸秆还田
水稻
产量
土壤养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秸秆深施还田历经时间对蓄水效果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秸秆深施 土壤含水量 蓄水效果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97
页数 8页 分类号 TS262.2|TS653
字数 406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刚 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26 45 3.0 6.0
2 刘立意 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36 390 13.0 18.0
3 孔德刚 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34 375 13.0 18.0
4 翟利民 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3 62 3.0 3.0
5 张超 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39 176 8.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6)
共引文献  (28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35)
二级引证文献  (45)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9(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秸秆深施
土壤含水量
蓄水效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月刊
1005-9369
23-1391/S
大16开
哈尔滨市木材街59号
14-47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2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41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