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乳腺包膜内乳头状癌的超声、钼靶影像学特征和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2年12月在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手术且经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包膜内乳头状癌的患者共7例,对其超声、钼靶影像学特征和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7例乳腺包膜内乳头状癌患者年龄57~77岁,平均年龄70岁.患者均以发现乳腺肿块就诊.超声提示,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为无回声,内见高回声性突出物,后方回声增强,未见钙化灶,肿瘤周围可见血流信号,按照2003年版美国放射协会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 RADS)针对超声的分级诊断标准分类为Ⅳ类.钼靶图像表现为单发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缘呈浅分叶状,密度稍高,可伴有钙化,BI-RADS分类为Ⅳ类.病理学检查见肿瘤最大径12~40 mm,平均20 mm,镜下见纤细的纤维血管轴心,衬覆的肿瘤上皮细胞核为低或中等级别,外裹纤维囊;肿瘤上皮细胞呈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高表达,p53、Ki67、cerbB-2均低表达或阴性;乳头内和病变周围肌上皮细胞p63表达均阴性.结论:乳腺包膜内乳头状癌患者的超声、钼靶图像和病理表现有一定特征,这些特征均有助于诊断.
推荐文章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
病理特征
临床
乳头状肾细胞癌60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乳头状肾癌
临床特点
病理特征
预后
乳腺囊内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乳腺肿瘤
囊内乳头状癌
诊断
乳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分子免疫表型
乳腺乳头状癌
临床
病理特征
分子免疫表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乳腺包膜内乳头状癌的影像学和病理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头状癌 超声 钼靶 病理学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6-21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7.9
字数 416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余燕民 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乳腺外科 9 33 3.0 5.0
2 汪成 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乳腺外科 17 54 4.0 6.0
3 包家林 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乳腺外科 28 98 6.0 8.0
4 徐明 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病理科 16 66 5.0 7.0
5 王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 10 30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腺肿瘤
乳头状癌
超声
钼靶
病理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医学
双月刊
1008-6358
31-1794/R
大16开
上海市医学院路136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
4-636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7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30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