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考察了热等离子体与催化剂协同作用于重整反应过程.实验采用三种不同的模式进行:等离子体单独作用、等离子体与催化剂协同作用、等离子体与催化剂协同作用且部分原料气引入等离子体放电区.结果表明,在模式三下,当原料气的总流量为5 m3/h、CH4/CO2物质的量比为4/6、等离子体的输入功率为14.4 kW时,CH4-CO2重整过程可获得最佳结果,CH4转化率为77.00%、CO2转化率为62.40%、H2选择性为96.70%、CO选择性为88.60%、反应比能为193 kJ/mol、过程的能量转化率为66.4%,该结果已十分接近CH4-H2O(g)重整的技术指标.最佳结果主要得益于模式三下的三种不同的反应路径,放电反应、热化学反应与催化反应.
推荐文章
低温等离子体CH4-CO2重整的研究进展
CH4-CO2
低温等离子体
重整
反应机理
催化剂
热等离子体催化耦合重整CH4和CO2制合成气
等离子体
甲烷
二氧化碳
合成气
重整
催化
等离子体处理条件对CO2重整CH4反应用镍基催化剂的影响
等离子体
CO2
甲烷重整
镍基催化剂
处理条件
CH4-CO2重整反应Ni基催化剂研究进展
甲烷
二氧化碳
合成气
镍基催化剂
抗积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热等离子体与催化剂协同重整CH4-CO2
来源期刊 燃料化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甲烷 二氧化碳 协同作用 催化剂 等离子体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8-334
页数 7页 分类号 O646.9
字数 404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强 四川大学化工学院等离子体应用研究中心 246 1439 16.0 22.0
2 印永祥 四川大学化工学院等离子体应用研究中心 56 602 14.0 21.0
3 张晓晴 四川大学化工学院等离子体应用研究中心 30 117 6.0 9.0
4 戴晓雁 四川大学化工学院等离子体应用研究中心 55 608 15.0 20.0
5 徐艳 四川大学化工学院等离子体应用研究中心 20 44 4.0 6.0
6 赵川川 四川大学化工学院等离子体应用研究中心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甲烷
二氧化碳
协同作用
催化剂
等离子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燃料化学学报
月刊
0253-2409
14-1140/TQ
大16开
太原市桃园南路27号(太原165信箱)
22-50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0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21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