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筛选对小麦蠕孢菌叶枯病菌具有较强抑制效果的药剂.[方法]利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5种不同杀菌机制的杀菌剂对小麦蠕孢菌叶枯病菌的毒力.[结果]5种杀菌剂对小麦蠕孢菌叶枯病菌的作用效果差异很大,其中咪鲜胺对小麦蠕孢菌叶枯病菌菌丝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仅为0.067 μg/ml;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噻呋酰胺的抑制作用次之,EC50在0.102 ~0.372 μg/ml;多菌灵的抑制作用最小,EC50为30.588 μg/ml.[结论]对小麦蠕孢菌叶枯病菌安徽分离株有较好抑制作用的药剂是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和戊唑醇.
推荐文章
小麦不同品种抗蠕孢菌叶枯病的动态变化
小麦
蠕孢菌叶枯病
平脐蠕孢菌
抗病性
温郁金弯孢霉叶枯病病原菌的药剂筛选
温郁金
叶枯病
弯孢
药剂筛选
9种药剂对玉米小斑病菌的室内抑菌试验
玉米小斑病
病原菌
杀菌剂
抑菌试验
尖孢镰孢菌室内生物药剂筛选
尖孢镰孢菌
生物杀菌剂
毒力测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麦蠕孢菌叶枯病菌室内药剂筛选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小麦 蠕孢菌叶枯病 药剂筛选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灾害防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45,2014
页数 2页 分类号 S512.1
字数 79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40 222 8.0 13.0
2 顾江涛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28 220 8.0 13.0
3 章东方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23 89 4.0 8.0
4 张海珊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15 43 4.0 5.0
5 严丹侃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10 23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麦
蠕孢菌叶枯病
药剂筛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