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以抚顺矸石山立地条件下树龄为10年的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火炬Rhus typhina Nutt、白榆Ulmus pumila L.、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林以及植被自然恢复裸地(CK)5种植被恢复模式为研究对象,按土壤发生学层次进行采样,对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H、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脲酶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CK相比,4种造林模式显著提高了 Ah层的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其中,有机质、有效磷改良效果最好的是白榆模式,分别增加了194.8%、442.9%;速效钾改良效果最好的是刺槐模式,增加了262.0%;碱解氮则是火炬模式改良效果最好,增加了509.2%。不同造林模式与CK相比增加了各层次的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其中,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Ah层最大的是火炬模式,增加了134.5%和880.9%;脲酶酶活性最大的是白榆模式,增加了119.1%。从垂直角度看,有机质、碱解氮、过氧化氢酶、脲酶随土层加深含量降低,在 C 层达到最小值,而速效钾、有效磷、蔗糖酶的最小值则出现在 AC 层;不同模式对土壤pH影响不一,垂直规律不明显。
推荐文章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煤矸石山复垦土壤性质及煤矸石风化物的变化特征
植被恢复模式
复垦土壤
矸石风化物
理化性质
重金属
对矸石山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质量评价1)
矸石山
植被恢复模式
土壤质量评价
MDS
PCA
TOPSIS
青藏高原东缘不同树种人工林对土壤酶活性及养分的影响
青藏高原东缘
不同树种
人工林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生态恢复
煤矸石山不同坡面土壤营养元素与植被配置模式研究
煤矸石山
不同坡面
营养元素
植物配置模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矸石山不同造林模式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矸石山 造林模式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年,卷(期) 2013,(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8-1422
页数 5页 分类号 X53
字数 537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邢兆凯 38 568 12.0 22.0
2 贾树海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59 546 14.0 20.0
3 刘畅 26 173 8.0 12.0
4 刘阳 23 128 6.0 9.0
5 赵旭炜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4 36 4.0 4.0
6 李明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15 161 6.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9)
共引文献  (409)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60)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3(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4(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5(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8(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9(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0(2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矸石山
造林模式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