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红透山铜锌矿床产于辽宁省清原太古宙花岗—绿岩地体中.在其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内,经过了多期地质事件的叠加改造,因而构造特征复杂多样,并且与成矿关系密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分析,着重研究了区内构造的控矿规律,认为红透山铜锌矿床形成于裂谷槽盆构造环境,产出位置受穹窿构造、古火山机构及区域深大断裂控制,具体产出特征受红透山向斜等褶皱构造控制.
推荐文章
红透山铜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浅析
红透山铜锌矿
地质特征
成矿模式
辽宁红透山铜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红透山
铜锌矿床
地质特征
火山-沉积变质热液叠加型层控矿床
辽宁省
辽宁省红透山铜锌矿床地质特征概述
红透山
铜锌矿床
地质特征
辽宁红透山铜锌矿床基本地质特征及矿床特征浅析
红透山矿床
薄层互层带
矿体特征
含矿岩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红透山铜锌矿床构造特征及控矿规律分析
来源期刊 资源环境与工程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红透山 铜锌矿床 绿岩带 构造特征 控矿规律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资源勘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1-635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18.41|P618.43
字数 431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忠杰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4 13 2.0 3.0
2 门业凯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23 112 7.0 10.0
3 吴明刚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7 34 4.0 5.0
4 司秋亮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7 28 2.0 5.0
8 庄庆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6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透山
铜锌矿床
绿岩带
构造特征
控矿规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资源环境与工程
季刊
1671-1211
42-1736/X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古田五路9号
38-332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67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09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