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水热法一步合成纳米棒状锰氧化物,考察热处理对锰氧化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制备的锰氧化物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恒流充放电法和交流阻抗谱测定锰氧化物纳米棒作为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制备的锰氧化物为隐钾锰矿型二氧化锰和单斜晶系的羟基氧化锰,具有纳米棒状结构,棒的长度1~2μm、直径100 nm左右,表面均匀光滑;该锰氧化物做电化学电容器电极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电容性能,400℃热处理后,最高比电容为142 F/g.
推荐文章
钴氧化物/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钴氧化物
碳复合材料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膜
超级电容器
混合锰氧化物制备尖晶石型锰酸锂及其性能研究
混合锰氧化物
锰酸锂
电化学性能
氧化锰薄膜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水热反应
氧化锰
纳米结构薄膜
锂离子电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米棒状锰氧化物的制备及其电化学电容性能
来源期刊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锰氧化物 纳米棒 电化学电容器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B324|TQ316.3
字数 228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孔令斌 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重点实验室 34 177 7.0 11.0
2 康龙 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重点实验室 100 574 13.0 17.0
3 赵磊 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重点实验室 16 31 4.0 4.0
4 冉奋 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重点实验室 27 106 6.0 9.0
5 张宣宣 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重点实验室 4 30 4.0 4.0
6 吴宁 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重点实验室 2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锰氧化物
纳米棒
电化学电容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3-5196
62-1180/N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兰工坪路287号
54-72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69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146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