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中国而言,城市广场是一种来自异国的文化现象.但它正极大的改变着中国传统公共空间状况,同时也改变着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正由于中西文化、观念、习俗与政治的不同,造成中西广场的发展不平衡.并使中国古代城市广场的发展呈隐性发展状态。本文试通过观察从空间和历史人文的角度分析民族潜意识及所存现状对中国城市广场的传承、整合与嬗变进行思考。以上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城市总是应该向前发展的,会随着人们不同时期的需求而改变.但是这个过程不应该都是自上而下的控制,那么城市将失去活力:而单纯的依靠无数个体的自发将难以应对长期性问题,城市广场会失去了其聚集效应的积极作用。广场就是用来促进公共性与交流和协作的场所的一种存在形式.而非城市摆设。
推荐文章
城市广场空间设计的"悲"与"喜"
城市景观
城市广场
设计
论城市道路与广场绿化设计
城市道路
广场绿化
设计
浅谈城市广场水景设计——以重庆三峡广场为例
城市广场
城市广场水景
水景设计
三峡广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传承·整合与嬗变一城市广场观察
来源期刊 建筑与环境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城市广场 历史脉络 民族意识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6-138
页数 3页 分类号 TU984.18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史琼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城市广场
历史脉络
民族意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建筑与环境
双月刊
1819-6217
广州市流花路97号
出版文献量(篇)
3242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