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建立了延迟焦化装置产生弹丸焦的临界卡边操作体系,即通过不断提高反应温度、降低循环比和反应压力等措施,使焦化反应无限接近于弹丸焦生成时的临界状态,以达到焦化装置液体产品收率最大化.同时提出了以焦炭塔C点中子料位计指示值、急冷油量、C点壁温以及焦炭塔工况为手段的弹丸焦产生预判体系,为产生弹丸焦临界卡边操作提供了安全保障和依据.
推荐文章
延迟焦化工艺弹丸焦生成的实验研究
弹丸焦
原料性质
操作条件
添加物
光学结构
影响延迟焦化装置生焦率因素的研究
延迟焦化
生焦率
残炭值
减少延迟焦化装置焦粉携带的技术措施
延迟焦化
焦粉
反冲洗
旋流分离
絮凝沉降
陶瓷膜
延迟焦化装置切焦水恶臭原因解析
延迟焦化
切焦水
恶臭
挥发性有机物
GC─MS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延迟焦化装置产生弹丸焦的临界操作研究
来源期刊 石油炼制与化工 学科
关键词 延迟焦化 临界卡边操作 弹丸焦 预判体系
年,卷(期) 2013,(12) 所属期刊栏目 加工工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6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85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富明 2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延迟焦化
临界卡边操作
弹丸焦
预判体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炼制与化工
月刊
1005-2399
11-3399/TQ
16开
北京海淀学院路18号(北京914信箱9分箱)
2-332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80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326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