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对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女性乳腺癌患者95例,术前经肿块周围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探查前哨淋巴结并标记,与术后肿块免疫组织化学分子分型结果做对照分析.结果 本研究95例患者中,超声造影发现乳腺癌分子分型中luminal B型腋窝淋巴结转率最高(70.8%),HER-2型(52.4.0%)次之,再者是三阴型(43.5%),luminal A型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最低(29.6%),超声造影判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81.3%,特异度为85.1%.结论 经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对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腋窝淋巴结转移有诊断价值.
推荐文章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评估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
腋窝淋巴结
乳腺癌
转移
诊断
MSCT与DCE-MRI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前评估的价值
多层螺旋CT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评估
乳腺癌分子分型与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乳腺癌
分子分型
免疫组化
人表皮生长因子-2
区域淋巴结
乳腺癌DCE-MRI定量参数及IVIM评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分析
乳腺癌
动态增强磁共振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成像
腋窝淋巴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经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对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来源期刊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经皮下注射 超声造影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 分子分型
年,卷(期) 2013,(10)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0-893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297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文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超声科 75 381 11.0 13.0
2 米成嵘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超声科 54 294 10.0 13.0
3 王琰娟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超声科 8 64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248)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116)
二级引证文献  (75)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9(2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20(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经皮下注射
超声造影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
分子分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月刊
1002-0101
11-2110/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钟寺东路太阳园小区8号楼909室
82-151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27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745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