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高频震荡通气(HFOV)治疗对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呼吸道分泌物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将54例新生儿ARDS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21例采用传统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33例采用HFOV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呼吸道分泌物IL 6水平,记录上机后24、48、72 h PA-aO2及上机时间、用氧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存活患儿治疗后呼吸道分泌物IL-6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同时PAaO2明显降低,上机时间、用氧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OV可显著改善呼吸道分泌物IL-6水平,缓解新生儿ARDS患儿的肺氧合功能,缩短治疗时间.
推荐文章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高频振荡通气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密闭式吸痰管
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高频振荡通气
常频机械通气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分析
高频振荡通气
常频通气
重症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
高频振荡通气
常频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分析高频振荡通气对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呼吸道分泌物IL-<em>6</em>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新生儿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高频振荡通气 白细胞介素-6(IL-6)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4
页数 2页 分类号 R825.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同川 8 61 5.0 7.0
2 贾西燕 7 27 2.0 5.0
3 贾湘杰 10 63 4.0 7.0
4 刘九月 10 28 3.0 5.0
5 张慧娟 4 27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7)
共引文献  (265)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生儿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高频振荡通气
白细胞介素-6(IL-6)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双月刊
1674-7763
11-5816/R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6号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大楼419室
18-77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8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51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