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方镁石的水化反应是制约转炉钢渣作为硅酸盐水泥材料的因素之一.依据实际转炉钢渣的成分特性,建立了以CaO-MgO-SiO2-Fe2O3-P2O5为主的实验渣,通过对此渣系的方镁石性质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成分改质法来消除渣中方镁石,研究结果如下:高碱度(C/S)转炉钢渣的镁元素主要以游离态方镁石形式存在,且固溶了少量的Fe、Mn等二价金属元素,而其它矿物中不含镁;随改质剂SiO2含量不断增加,实验渣的方镁石数量逐渐减少;当加入20%的SiO2后,即C/S值小于1.67,方镁石基本消失.而减少的方镁石会溶入C2S和C2F矿物,最终以CMS和MF形式稳定存在.研究证实成分改质处理方法可消除转炉钢渣的游离方镁石,进而利于它的资源化利用.
推荐文章
改质转炉钢渣的易磨性研究
钢渣
改质
易磨性
尖晶石
转炉
转炉钢渣中铁组分的氧化改质与磁选回收
钢渣
氧化
改质
磁选
转炉
P2O5对转炉钢渣矿物结构的影响
转炉钢渣
磷元素
矿物
硅酸二钙
转炉钢渣自粉化的可行性研究
自粉化
转炉钢渣
硅酸二钙
碱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成分改质对转炉钢渣方镁石的影响
来源期刊 硅酸盐通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转炉钢渣 再利用 方镁石 成分改质 二氧化硅
年,卷(期) 2013,(10)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与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1-2126
页数 6页 分类号 TF09
字数 298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海川 安徽工业大学冶金与资源学院 108 457 13.0 16.0
2 周云 安徽工业大学冶金与资源学院 73 365 11.0 16.0
3 董元篪 安徽工业大学冶金与资源学院 90 522 13.0 18.0
4 王珏 安徽工业大学冶金与资源学院 16 33 3.0 5.0
5 邓志豪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3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9)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转炉钢渣
再利用
方镁石
成分改质
二氧化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硅酸盐通报
月刊
1001-1625
11-5440/TQ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东坝红松园1号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733信箱
80-77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598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581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