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采用原型与不同比尺模型试验对比和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公伯峡水平旋流泄洪洞的水力特性,初步探讨了模型的缩尺效应.结果表明:1)泄流量满足设计要求,模型泄流量基本满足重力相似律;2)旋流角符合指数的变化规律,其值介于20°~90°之间;旋流洞内压强沿程减小且呈波动式变化,压强脉动的主频属低频;3)环流空腔直径的变化为4~7.5 m,旋流洞中最大流速约为37~39.3 m/s,流动过程中切向流速减小,轴向流速增大;4)通气孔通气由其进出口的压差产生,模型比尺越大,水流流速越大,挟气能力越强,则通风量越大;空腔内负压与通气孔风速表明环形通气孔孔径偏小;5)水平旋流泄洪洞内水流的掺气效果良好,竖井段掺气浓度呈乘幂分布;模型水流掺气的缩尺效应明显;6)水平旋流泄洪洞的消能率高.
推荐文章
公伯峡水电站旋流泄洪洞研究总结
旋流泄洪洞
竖井
折流坎
起旋室
旋流洞
水垫塘
公伯峡水电站
公伯峡水电站右岸旋流泄洪洞选型研究
公伯峡水电站
导流洞
竖井旋流泄洪洞
水平旋流泄洪洞
公伯峡旋流泄洪洞的水力特性与原型观测
水力学
公伯峡水电站
旋流泄洪洞
涂层痕迹
水力特性
原型观测
公伯峡水电站导流洞改建为旋流泄洪洞方案研究
导流洞
泄洪洞
竖井旋流
水平旋流
研究
方案比选
公伯峡水电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公伯峡水平旋流泄洪洞水力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水力发电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水力学 水平旋流 试验研究 水力特性 原型 缩尺效应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107
页数 分类号 TV65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牛争鸣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78 1196 18.0 30.0
2 洪镝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15 165 9.0 12.0
4 朱静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8 365 7.0 8.0
5 南军虎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19 104 6.0 9.0
11 吴小丽 1 1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5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73)
二级引证文献  (39)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力学
水平旋流
试验研究
水力特性
原型
缩尺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力发电学报
月刊
1003-1243
11-2241/TV
小16开
中国北京清华大学水电工程系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65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71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