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批次单因素实验研究的方法,进行了pH、吸附剂量、吸附时间、初始浓度等对Cu(Ⅱ),Cr(Ⅵ)吸附性能的影响及相关热力学研究实验,用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对吸附等温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炭化紫茎泽兰与荞麦杆吸附Cr(Ⅵ)和Cu(Ⅱ)的最佳pH分别为1和3;吸附Langmuir模型能更好地反应Cr(Ⅵ)吸附过程特征,Cu(Ⅱ)在紫茎泽兰与荞麦秸秆吸附剂的吸附可以用Freundlich方程来描述(R2=0.989 6).炭化紫茎泽兰和荞麦杆这种吸附剂对Cr(Ⅵ)和Cu(Ⅱ)均表现出了良好的吸附性能.
推荐文章
一种新型吸附性制冷吸附剂的性能研究
复合吸附剂
CaCl2溶液
13X沸石分子筛
吸附剂浓度效应下高岭土对Cu2+的吸附特性
铜离子
高岭土
吸附剂浓度效应
幂函数模型
磁性生物吸附剂对Cu2+吸附性能的研究
磁性生物吸附剂
含铜废水
吸附
纤维状海泡石吸附剂对水中Cu2+的吸附行为研究
海泡石
表面改性
吸附
重金属离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新型低价吸附剂对Cr(Ⅵ)、Cu(Ⅱ)的吸附研究
来源期刊 节水灌溉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紫茎泽兰 荞麦秸秆 吸附 Cu(Ⅱ) Cr(Ⅵ)
年,卷(期) 2013,(11) 所属期刊栏目 水环境与水资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8,43
页数 5页 分类号 X703
字数 452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金发 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8)
共引文献  (253)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4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5(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7(2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8(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9(14)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紫茎泽兰
荞麦秸秆
吸附
Cu(Ⅱ)
Cr(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节水灌溉
月刊
1007-4929
42-1420/TV
大16开
湖北武汉武汉大学二区
38-17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3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34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