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分别用混酸水热法(HT)和混酸冷凝回流法(RF)对Vulcan XC-72R碳黑进行预处理,并进一步研究其作为Pt/C催化剂载体的性能。循环伏安实验发现,采用HT法、RF法和未预处理的碳黑作为载体的Pt/C催化剂电催化甲醇氧化的比质量活性(正扫峰电流)分别为1055、704和395 mA/mg pt ,即采用HT法预处理碳载体的Pt/C催化剂具有最高的电催化活性,而且计时电流实验也表现出最好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碳载体的预处理方法对制得的Pt/C催化剂的性能具有关键性的影响,且水热法是一种效果较好的预处理碳载体的方法。
推荐文章
碳载体预处理对纳米Pt/C电催化性能影响
催化剂载体
纳米粒子
碳载铂
催化
乙醇氧化
Pt掺杂纳米Ni-Pt/C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氧化甲醇性能
Ni-Pt/C
掺杂
电催化
甲醇电氧化
碱性介质
Ni掺杂对Pt-Ru/C在碱性介质中电催化氧化甲醇性能的影响
铂纳米合金
电催化
甲醇电氧化
碱性介质
不同电极上Pt-Ru/C催化剂对甲醇催化氧化的比较研究
玻碳电极
粉末微电极
循环伏安
Pt-Ru/C催化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碳载体不同预处理方法对Pt/C电催化氧化甲醇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化学研究与应用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碳黑 水热法 电氧化
年,卷(期) 2013,(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5-1029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12.4
字数 417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刚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33 1327 22.0 31.0
2 王瑞林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6 277 9.0 15.0
3 陈金伟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3 43 3.0 5.0
4 顾佳林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5 15 2.0 3.0
5 胥诚成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5 14 2.0 3.0
6 高子辰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碳黑
水热法
电氧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研究与应用
月刊
1004-1656
51-1378/O6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内
62-180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95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9631
论文1v1指导